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守文化本真 赴传承之路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近日,在宜昌市点军区五龙小学,一套文艺范儿十足的《九章·橘颂》文化操和桌舞逐渐流行开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而将地方诗词融入课间操,不仅为展现地方文化提供了新渠道,更在寓教于乐、寓教于趣中让屈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通过古诗、音乐与体育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锻炼中展现楚韵风雅,在朗诵中感受屈原文化精神,让其所蕴含的精神跨越千年,并利用时代赋予的全新表现形式,让当地文化流入学生的心间。

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也是文化传承的未来。宜昌市第二十七中学将书法设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并将学生的书法作品作为校牌,以周为单位定期更换,让书法成为最有灵魂的“招牌”。年轻的“后浪”肩负着祖国的未来,通过校牌“学生化”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领略各种书法魅力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日常教育下营造浓厚的传承氛围,让更多的孩童与青年成为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熏陶教育中,种下希望的种子,滋润学生的心田,点亮文化发展“前行灯”。

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宜昌的课间操,不仅有古典风韵“橘颂”操,还有现代融入的跳绳课,更有流传千年的巴山舞。通过创新,不仅开发了“体育老师教语文”户外学习模式,于全新环境感悟文字背后的内涵,还在独具特色的运动中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在探索中挖掘传统文化与校园活动衔接的“兴奋点”,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让文化融入学生成长的“基因”,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向心力、扩散力,实现“要我传承”到“我要传承”的转变。

物质文化建设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需要良好的物质文化为依托。未来,屈原文化广场将落户宜昌点军,而这给屈原文化的推广插上了发展的翅膀。只有通过物质文化建设让城市的一景一物实现“说话”,才能让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符号焕发新光芒,让屈原文化散发跨越时空的文化气息,让城市在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下不断丰富发展内涵,激发群众的开拓进取精神,给予人民深刻的思想启迪和持久的奋进动力。

文化似水,水成于无形,隐于其中,却凝结一切。对文化发展矢志不渝的追求,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动力源泉,只有不断重视国家文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传统文化传播者,在创新中融入文化创新的洪流,才能让文化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点军区 周承泽)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