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文旅 > 正文
长阳文化“三瑰宝”: 山歌、南曲、撒叶儿嗬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巴山楚水中,古老的巴人及其后裔土家人,豪放剽悍、能歌善舞,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巴土文化。土家人用歌舞宴飨、劳作、祈福、抒情、叙事……生当狂歌,死亦豪舞,让生活痛快淋漓。这些歌舞历经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与再造,最终凝结成长阳民族传统文化三件宝:山歌、南曲、撒叶儿嗬。

不唱山歌喉咙痒

                 

长阳山歌在三千多年前就被称为“下里巴人”的“蛮歌巴舞”,它积淀着数千年土家人的文化气息,至今长阳民间仍流传着“不唱山歌喉咙痒,嘴巴一张像河淌”的俗语。

“长阳人只要下田劳作就会喊几句山歌,山歌从小听到大,边生产边喊歌边打锣鼓,几乎人人都会唱两嗓子。”长阳乐园(后乡镇合并为榔坪)文化站原站长、73岁的覃万馥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山歌的鼎盛时期,景峰、乐园是长阳山歌的主产地,最具影响力。

1973年,当年的景峰公社在八角庙举行山歌赛歌会,开全国农民文化节之先河。至2001年乡镇合并连续举办28届,规模从几十几百人赛歌看热闹到千人歌会、万人海洋。

“上世纪60年代,群众文化活动贫乏。1972年4月,在长阳文化部门的组织推动下,以乐园八角庙为中心点,对民间山歌进行了挖掘、搜集和改造,按老调子填上新歌词,在田间传唱。”覃万馥说,乐园山歌曲牌丰富,高亢嘹亮,演唱形式灵活,无需伴奏,随时随地只要“喊个号子甩过来”就可以对唱、合唱、重唱……每逢下田劳作、或遇红白喜事、民众们就放开嗓子,唱个过瘾。丰富多彩的山歌活动引起了乐园公社党委的高度重视,1973年7月1日,在公社所在地举办了首届山歌赛歌大会。

1975年4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阳山歌》单行本。同年5月,长阳县文工团演员傅祖光、张玉敏上京演唱《开创世界我工农》、《丰收调》、《一支山歌飞出岩》,让长阳山歌飞出大山,民众唱山歌的热情进一步高涨。1980年起“赛歌会”更名为“文化节”,直至2001年,全县乡镇机构调整,乐园文化站并入榔坪文化站,后演变为榔坪镇的木瓜花文化旅游节。“乐园文化节的举办,不仅提高了长阳山歌的知名度,促进了山歌创作的繁荣与发展,也发现、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文艺爱好者,对长阳山歌的发展起到了莫大的助推作用。”覃万馥说。

长阳南曲丝弦雅乐

                    

长阳南曲素有“丝弦雅乐”之美誉。唱词文雅,唱腔优美,同时有着朴质野俗的说唱。逢年过节、娶媳嫁女、劳动之余,长阳人相邀聚会,自弹自唱或你弹我唱,拍板帮腔,不亦乐乎。

长阳资丘素称“南曲之乡”。在资丘镇杨家桥村,有一座土家吊脚楼,被称为“南腔北调楼”,楼内丝弦声悦耳,逢年过节,村里老少更是在这里以“曲”会友,欢唱一整天。

说到“南腔北调楼”,就不得不说起谢克富。今年63岁的谢克富打小听着长阳南曲长大。18岁参军离开家乡时,他将唢呐、三弦、简板等民族乐器塞满了行囊。退伍那年,正赶上镇里组织对长阳南曲等民间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谢克富多次参加县、乡镇唱南曲等比赛并获奖,先后获评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优秀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尽管荣誉加身,但谢克富心里一直有一份遗憾——过去左邻右舍围坐一团,呡着包谷酒,唱着长阳南曲的场景,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作方式的改变渐渐成了回忆。“等我们老去后,由谁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弦琴奏响?”

2006年6月,长阳颁布实施《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受此利好,2007年,资丘镇民族文化馆成立了资丘镇民间文艺协会,谢克富当选为镇里的民间文艺协会理事、杨家桥村民间文艺分会会长。

他带领村里老人传、帮、带、教大伙唱南曲,在谢克富和老一辈南曲传承人的影响下,村里学南曲的氛围空前浓厚。资丘镇也开始大力打造“民族文化强镇”,出台了《资丘镇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规定》。2013年12月,资丘镇民族文化馆结合当地实际,修定了《土家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进课堂管理与奖惩制度》,定期组织村里的民间艺人和感兴趣的村民开展民间文化传承活动,充分利用婚丧嫁娶等时节,组织村里的民间艺人表演。2013年12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由国家民委、国家文化部联合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上,谢克富参与表演的长阳南曲获得了全场掌声。

2015年,谢克富拿出准备给儿子结婚用的6万多元修建了“南腔北调楼”,让资丘民间艺人传承南曲有了固定的场所,他却为此欠上了3万多元的外债。“这座楼承担着传承土家族民间文化的使命,文化传承下去可是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的事情。花多少钱都值!”谢克富说。

如今,“南腔北调楼”被长阳自治县民宗局、资丘镇人民政府确定为“土家民间文化传习园”,更多的南曲传承人从这里走出,一首首更鲜活更脍炙人口的南曲也从这里流传开去。

撒叶儿嗬为死者歌舞

                

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衰,一人掌鼓,众人对跳,唱腔高亢,舞姿粗犷,土家儿女的淳朴和憨厚尽数显现,这就是土家族撒叶儿嗬。2006年5月,土家族撒叶儿嗬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撒叶儿嗬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丧仪:在孝家堂屋里的亡者灵柩前,四山五岭的乡亲相聚一起,男人们载歌载舞,女人们穿戴着红红绿绿的鲜亮服饰围观助兴,通宵达旦。这与悼念亡者的情景似乎不协调,但在土家人看来,死亡,也许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形态,生前的快乐在死后也还要继续延续,每一个活着的人的快乐应该与死者分享。

去年12月,中伊文旅交流大使何飞为拍摄纪录片来到长阳资丘。听说长阳资丘对舞溪村一个农户家当晚有场葬礼,迫切地表达了想见到一场真正的土家族撒叶儿嗬的心情。按中国传统风俗,葬礼是不能被外人打扰的,但豁达热情的长阳土家人表达了对来客的欢迎。

几近凌晨的深夜、凛冽的寒风和漫天的雪花、高亢的唢呐声,还有此起彼伏、时而平和时而急促的唱调,深深震撼了这位外国友人。

“人的生死有如四季更替,但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死亡的主基调都是悲情,而眼前的灵堂祭奠却带有明亮的喜色。”何飞说,他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因为土家族老人的离世,才让他有机会走近撒叶儿嗬。

当他近距离地感受到异域文化的冲击时,内心的震撼无以复加。他在镜头前录下这样一段话——“这是生者对逝者的惜别,也是逝者对生者的宽慰,是亡灵对生灵的慰藉,更是灵魂和生命的相互鼓励。”

作为中伊文旅交流大使,这些年,何飞不断往返于中国和伊朗之间,希望将多元、真实的中国介绍到伊朗。而人生第一次参加土家族葬礼仪式的经历,让他对真实多元的中国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撒叶儿嗬所包含的文化、情感等精神内核,是能够实现共通共情的。”

(三峡晚报朱延筠 通讯员覃丹/文  长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