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教育宣传月 | 金融知识科普:为老年人筑牢防范电信诈骗“防火墙”

来源:
编辑:庹云峰
日期:2024-09-18 13:32:39

在当今社会,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而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对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相对较少、防范意识较为薄弱,更容易成为电信诈骗分子的目标。作为一名保险金融机构金融教育工作从业人员,有责任向老年人等群体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精准宣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防诈“免疫力”。

一、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及对老年人的危害

1. 假冒公检法诈骗

诈骗分子假冒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老年人涉嫌犯罪为由,要求其将资金转移至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审查。老年人往往出于对国家机关的信任,容易上当受骗。这种诈骗方式不仅会让老年人遭受经济损失,还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创伤。

2. 电话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电话联系老年人,编造各种理由,如中奖、退税、补贴等,诱导老年人转账汇款。有些诈骗分子还会冒充老年人的子女或亲属,声称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资金救助。老年人在关心则乱的情况下,很容易落入陷阱。电话诈骗不仅会让老年人损失钱财,还可能破坏家庭关系,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3. 网络诈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诈骗也日益增多。诈骗分子通过虚假网站、网络购物、网络交友等方式,骗取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和资金。例如,诈骗分子可能会制作虚假的购物网站,以低价商品吸引老年人购买,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老年人支付额外费用或提供银行卡信息。网络诈骗手段隐蔽性强,老年人很难辨别真伪,容易遭受重大损失。

4. 保健品诈骗

一些不法商家针对老年人注重健康的心理,以推销保健品为名进行诈骗。他们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活动,夸大保健品的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高价保健品。这些保健品往往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能对老年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上花费大量资金,也会给家庭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二、老年人易成为电信诈骗目标的原因

1. 信息获取渠道有限

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少,对新的诈骗手段了解不足。他们可能不熟悉网络、社交媒体等现代信息传播方式,难以及时了解电信诈骗的最新动态。这使得他们在面对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时,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

2. 防范意识薄弱

老年人往往比较善良、信任他人,容易被诈骗分子的伪装所迷惑。他们可能对陌生人的电话、短信缺乏警惕,轻易相信对方的身份和说辞。此外,老年人对现代金融工具和支付方式的使用不熟悉,也容易在操作过程中被诈骗分子利用。

3. 孤独心理易被利用

许多老年人独自生活,缺乏家人的陪伴和关心。诈骗分子会利用老年人的孤独心理,以嘘寒问暖、关心照顾等方式获取老年人的信任,然后实施诈骗。老年人在感受到他人的关心时,往往会放松警惕,容易陷入诈骗陷阱。

4. 经济状况较为脆弱

部分老年人经济状况相对较弱,对理财、养老等问题比较关注。诈骗分子会针对老年人的这一特点,推出所谓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养老项目等,吸引老年人投资。老年人在追求经济保障的过程中,容易被诈骗分子的虚假承诺所误导。

三、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精准宣防的措施

1. 社区宣传

与社区合作,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等方式,向老年人普及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在讲座中,可以邀请公安民警、金融专家等专业人士进行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让老年人更加直观地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技巧。

2. 家庭关爱

鼓励家庭成员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提醒老年人防范电信诈骗。子女可以定期与老年人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财务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诈骗风险。同时,子女可以帮助老年人安装反诈骗软件,设置手机安全防护功能,提高老年人的防范能力。

3. 金融机构教育

保险金融机构可以在营业网点设置专门的宣传区域,向老年人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工作人员可以在为老年人办理业务时,提醒他们注意防范诈骗风险,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此外,金融机构还可以举办金融知识讲座,向老年人介绍正规的理财渠道和金融产品,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

4.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可以制作专题节目、公益广告等,向老年人普及电信诈骗的最新手段和防范方法。同时,媒体可以曝光一些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例,让老年人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警惕。

四、提升老年人防诈“免疫力”的方法

1. 保持警惕

老年人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短信和邮件。对于涉及钱财的事情,要多与家人商量,不要擅自做出决定。如果接到可疑电话或短信,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或相关部门咨询核实。

2. 学习知识

老年人要积极学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了解各种诈骗手段的特点和防范方法。可以通过参加社区活动、阅读宣传资料、观看电视节目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3. 谨慎操作

老年人在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时,要谨慎操作,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下载不明软件。在进行网上购物、转账汇款等操作时,要选择正规的平台和渠道,确保资金安全。

4. 保护个人信息

老年人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在办理业务时,要注意核实对方的身份,避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总之,防范电信诈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保险金融机构金融教育工作从业人员,我们要积极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精准宣防,不断提升老年人等群体的防诈“免疫力”。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安享晚年。(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