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专题 > 宜荆荆恩 > 正文
“宜荆荆恩”城市群打造人才聚集群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礼敬人才红毯相迎。

人才是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第一资源。起初,省会城市抢人,而现在,一些地级市也终于坐不住了。近两年来,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先后制定“人才新政”,出奇招端出“抢人才”计划。今年3月,荆州制定了千人“招硕引博”计划和“才聚荆楚·凤鸣荆州”计划;3月30日,宜昌举办了首届“330”三峡国际人才日,向海内外有志之士发出邀约……

“宜荆荆恩”城市群逐渐成为人才聚集群。

 年轻人“想开了”

 宜荆荆恩前景可期

“北上广有的这儿几乎都有,但那些城市没有这里独有的烟火气。”小杰是山东人,两年前从上海来到宜昌定居。此前他本有机会落户上海,但过高的房价让他退却了。恰好出现的工作机会,让他把目光投向宜昌。最打动他的也是房价——宜昌的房价,绝对“吊打”北上广。

“工作机会上肯定是比一线城市少一些,但创新创业的氛围比较浓。”小杰认为宜昌“前景可期”。

 既当过沪漂,也当过北漂,老家在兴山的小雪,选择回宜昌定居。“选择回宜昌创业,是处于多方面考虑,一是父母年龄逐渐增大,再就是家乡发展的提速,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张信从湖北民族大学毕业后,去了广州,想着出去漂几年,工作稳定后,再将户口迁出。去年春节回来,看到家乡的新变化后,他当即决定回乡发展。“北京太挤,广州太急。”他说,这两个城市哪里都挺好,唯一的不足就是“生活成本太高”,“除了个人发展因素,我还看重城市居住的舒适度。”张信说。

如今,张信回到恩施,在家人的资助下,和朋友一起实施了他人生中的首次创业。目前,人员招募已经完成,手中业务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现在大家对城市的选择不再只有北上广深了。”张信发现,身边也有很多朋友跟他打听回家的生活状态,对来恩施工作也是“跃跃欲试”。 

近两年来,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等地先后出台了系列人才新政,吸引不少人回乡创业及外地人来湖北务工或创业。期间,相当一部分“沪漂”“北漂”的湖北人,在工作几年后,也都已经重新考虑回家乡落脚。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宜昌全市常住人口为401.76万人,比户籍人口389.90万人多11.86万人;其中,城区常住人口160.47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19.34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荆州9个县市区中,荆州开发区、沙市区和荆州区的常住人口分别增长5.85万、1.43万和0.96万。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荆门7个县市区中,有3个常住人口增加。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恩施州增加人口达到16.6万。此现象表明,较好的产业发展实力和城市吸引力正在宜荆荆恩城市群中显现。

引才打破“天花板”

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目前,“宜荆荆恩”城市群为加大人才的储备,就人才的引才、育才、留才全链条全环节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3月30人日,“330”三峡国际人才日开幕。宜昌市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打破“天花板”创新人才体制机制,11家单位先后发布人才引育政策激励机制:用人单位自主引进高技能领军人才,最高给予30万元奖励,3年内每月给予2000元生活补贴。金融领军人才最高奖励100万元,金融人才3年内发放15万-30万元的生活补贴。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和知识产权运营人才可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宜昌千名青年人才大型联谊活动现场。

4月6日,宜昌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城镇)人才人口聚集的通知:全面放开城市(城镇)落户管理,取消城市(城镇)落户限制,实行城市(城镇)落户登记管理服务;大中专毕业生来宜可直接落户。

 除宜昌外,荆州、荆门、恩施等地也开始推动人才政策的迭代创新,着力实现从拼政策、给优惠的“1.0版本”到搭平台、给机会的“2.0版本”再到优平台、营生态的“3.0版本”转变,提出“先落户后就业”“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支持高能级平台面向社会开放”等系列措施,筑牢人才工作的持久竞争优势。

 今年3月,荆州市制订“招硕引博”计划,创新出台引才激励政策措施。引进“双一流”高校本科及以上层次事业单位人才,将在岗位待遇、住房租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9个方面给予支持。除此之外,荆州市还实施了“才聚荆楚·凤鸣荆州”的引才计划。

育才破除思想藩篱 

超常规人才培养

实施人才培育计划,为产业发展聚集人才。“宜荆荆恩”城市群在在加大引才的同时,还加大了人才的培养力度,很多企业实现了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计划。

 2021年以来,恩施州先后出台了人才引进培养“双十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20条”、硒谷英才计划“30条”和柔性引进“候鸟人才”等具体办法,人才政策环境不断优化。2020年,全州共培育10个州级重点创新团队。经过一年运行,经专家绩效考核,7个团队获评优秀等次,兑现奖励补助资金100万元。同时,恩施州还组织企业和科技人才参加国家“三区”人才项目揭榜,共获得人才培育资金支持300万元。

作为恩施州当地医护人员培养的摇篮,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破除思想藩篱,走出学校、走进企业,了解企业所需,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今年3月10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恩施东方医院签订协议,本着“医教协同、医教相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就共同完成医疗、教学、临床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达成一致意见。

在育才方面,宜昌市更是不吝成本,大手笔投入。2021年11月,宜昌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加快人才集聚、打造区域性活力中心的实施意见》及4个配套文件中提出:未来5年内,宜昌综合投入70亿元,面向全球引进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大学生等各类人才20万人以上,其中本土计划培育人才20万。

在今年3月31日的人才政策专场发布上,宜昌发布消息,到2025年,宜昌市将引进和培育100名以上高技能领军人才,新增技能劳动者9万名,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稳定在30%以上。

在人才评价改革上,荆州、荆门出台了企业申报专技职称不设名额限制的规定,打通“绿色通道”,让“普工”评“高工”;组建“宜荆荆恩”农民技术人员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让院士专家工作站精准对接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

       留才筑巢引凤

       构筑人才“蓄水池”

 对一个地级市而言, 引才只是第一步,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聚才、留才。

“宜昌市推出的人才新政给技术人才带来真实惠,让我感到很暖心。”4月10日,在枝江市化工园区工作的工程师刘硕说。他申报了当地急需紧缺人才生活补贴,已获审核通过并结束公示。不久后,他将获得由当地政府提供的人才生活补贴。

 现在宜昌高新区招商局工作的李国龙,80后博士。他是宜昌高新区2020年从深圳引进来的新材料专业的高尖人才。高新区管委会为他家属安排了工作,子女的入学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不仅如此,每年还提供一定费用的租房补贴。

为了让人才能留得下来,枝江市住保中心筹建了246套人才公寓,已为540余人来枝提供安居之所。不仅如此,另外1450套保障房也正在按照经济环保、功能适用、安全耐久的原则统一装修,届时,可实现拎包即可入住。

为促进大学生留下来就业创业,荆门市组织召开了“才聚荆楚·智汇荆门”实习实训巡回推介会暨政校企联姻留才直通车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搭建企业、高校、学生三方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加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为当地大学生能留下来就业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荆门还出台相关政策,解决人才住房保障、医疗保健、子女教育、旅游出行等问题,以此为人才扎根提供保障。

荆州市针对人才留不住问题,与九所大中专院校建立“人才服务驿站”,在一线破解院校人才外流困境,协调推动学生到用人单位就业见习、顶岗实习;面对企业结构型用工难题,大力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以工代训等补贴性培训。

恩施州以人才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需求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提高生活服务质量,切实用心用情留住人才。

三峡晚报记者谭廷 /文   景卫东/图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