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文旅 > 正文
以现实题材剧目塑造有温度的人物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12月1日至4日,市艺术研究所举办2020年宜昌市专业艺术业务工作培训班—三峡讲艺堂,邀来多位文艺界大咖传经送宝。

姚金成(中)与豫剧《焦裕禄》主创团队。宜昌市艺术研究所供图

姚金成。宜昌市艺术研究所供图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黄今 通讯员刘小平

12月1日至4日,市艺术研究所举办2020年宜昌市专业艺术业务工作培训班—三峡讲艺堂,邀来多位文艺界大咖传经送宝。12月2日上午,国家一级编剧姚金成做《剧目创作与剧院团生存发展》的讲座,引起了学员们浓厚的兴趣。

姚金成,1948年10月出生于河南汝州,现为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创作中心主任,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代表作有大型豫剧《香魂女》、《村官李天成》、《焦裕禄》,越剧《韩非子》、话剧《承诺》、锡剧《浣纱谣》、婺剧《赤壁周郎》等。其作品曾获得中国艺术节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文化部文华剧作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现代戏研究会现代戏突出贡献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其豫剧《焦裕禄》获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榜首。

《香魂女》为河南戏曲破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南戏剧由于没有在全国艺术赛事中拿过最高奖,在一些极端的批评话语里,河南戏好像就是粗、土、浅、俗,虽然火爆、观众多,但难登大雅之堂。姚金成告诉记者,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豫剧《香魂女》的创作的。

《香魂女》的核心故事取自周大新的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1999年10月底由姚金成完成剧本初稿,12月就被确定为河南省文化厅的“一号重点工程”,由河南省豫剧三团排演,备战2000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第六届中国艺术节。

当时,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是历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一次盛事,且是第一次设大奖,竞争非常激烈。“当时《香魂女》参赛的不利因素很多,首先是基础条件差,在舞台景观上与全国水平差距甚大,其次是时间太紧推出太晚。就戏曲而言,当时参赛的二十多台剧目基本都是较早推出、并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有些已经获得过文华奖,而《香魂女》当年3月才首演推出,10月到南京才算是第一次在全国赛事中亮相。知之者实在不多,形势非常严峻。”姚金成说。

然而,《香魂女》10月12日参赛场的演出,音响效果几近完美,演员的唱腔得到了最佳的呈现,剧场效果空前热烈,虽然竞争激烈,《香魂女》还是一举胜出,跃入了艺术节大奖行列,实现了河南戏剧在全国赛事中最高奖“零”的突破。有评论者称,《香魂女》在2000年的创演夺奖,可以说是河南戏剧新世纪崛起的金鸡之鸣。

“公仆三部曲”产生深远影响

随后,姚金成为河南豫剧三团创作了豫剧《村官李天成》、《焦裕禄》、《重渡沟》三部基层党员干部题材的戏曲现代戏,人称“公仆三部曲”。

《村官李天成》里,李天成这个“英模人物”已跟过去舞台上的英模人物大异其趣,他是用“市场”的手段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弄潮儿。该剧揭示了乡村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贫富分化、乡情裂变等深层矛盾,表现了中国农民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艰难步履和跨越。

对《焦裕禄》这样的老题材,姚金成立足于“时代之变”的角度,以新的视角、新的素材、新的故事,去追寻历史深层的真实,表现焦裕禄身上人性的温度和闪光,以期与当代观众的生活和心理相呼应。

在《重渡沟》中,重渡沟山水秀美,却又穷困落后。“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成了驻村扶贫干部马海明心中的一个梦……

戏剧评论家徐芳芳认为,《重渡沟》不仅在舞台上展示了一幅幅山川秀美的北国江南风景,更以深情的笔触刻画了马海明守护自然、改造社会,带领乡亲摆脱贫困、走向文明富裕的气魄和精神。

弱点才使人物显得真实可爱

在姚金成看来,现实题材戏剧的难度,主要难在如何在琐碎的庸常生活里,发现人物命运跌宕起落的戏剧动机;难在对现实生活矛盾的提炼和设置上,抓不住点使不上劲;难在歌颂时代进步和表现时代矛盾的关系上把握不准分寸……

什么样的人物才叫“有筋骨有温度”?姚金成说,“有温度”说的就是人性的真实。你写的英雄人物可以有高的思想境界,但是作为人物形象,他的起点一定要低。就是要有与普通人相通的个人欲望、个人动机。

只有起点低,才能使人信服其真实存在;只有起点低,才能为未来的精神升华留出充分的空间。英雄都是从凡夫俗子的起点上,在某种机缘、某种机遇中被激发而挺立起来的。“面对命运处境的一次次选择,构成了他的戏剧行为,这就是我们戏剧艺术塑造人物形象的途径”。

姚金成说,往往是人的弱点才使人物显得真实可爱,才使戏跌宕起伏。没有缺点的人,有一个最大的、最要命的缺点就是不真实,缺乏人性温度。过分鲜明单一的英雄主题,往往成为一览无余的简单乏味。好的文学或者戏剧作品在审美效果上往往要追求某种混沌感。感慨万千而又一言难尽,是一种高品位的审美感受,表现的是人生人性的真味。

《重渡沟》中写主人公马海明在过去曾因盲目推广种烟叶给乡亲们造成了损失,让他“把终生的愧悔背负”。他的这种经历,在农村基层干部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一笔虽然着墨不多,却使马海明的形象更真实、更可信,有了一种似乎可以触摸的质感。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