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时政 > 正文
市政协六届二十一次常委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建议案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发挥宜昌高新区龙头作用 推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综合保税区

东山园区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邹前俊

核心提示

每一座焕新升级的城市,背后总有一个高新区肩负着扛鼎时代的责任。

1999年,宜昌高新区成立;2010年12月,宜昌高新区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30多年发展,宜昌高新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飞跃,在一片原野上建起了一个创新活跃、产业兴旺、人才集聚、环境良好的科技新城。

宜昌高新区不仅代表着城市的高科技产业水准,也汇聚着城市内核的活力,既是“双核驱动”的重要增长极,又是提高“双核”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的重中之重。

但政协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宜昌高新区开发范围呈碎片化分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综合实力不强等问题。如何破解?1月15日,市政协六届二十一次常委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发挥高新区龙头作用推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现状:高新企业云集引领宜昌创新

走进宜昌高新区,一栋栋崭新的居民楼,一处处建设工地,一幢幢现代化厂房映入眼帘,区域发展的盎然生机和火热的建设场景交相辉映。

更令人欣喜的是,宜昌高新区围绕高质量发展,一幕幕精彩跨越的故事层出不穷。国内最大的麻醉药品生产企业人福药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麻醉药品转让给印尼企业,实现我国麻醉药品技术出口“零”的突破;

掀起“厨房革命”的安琪酵母,规模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三,让宜昌智造在世界“发酵”;

世界上每7台钢琴,就有1台产自宜昌,柏斯音乐集团以年产7万台的产量跃升为全球钢琴制造前三强……

“十三五”以来,宜昌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先后荣获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第二批高端人才引领型特色载体建设单位、全国第三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获批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宜昌片区,宜昌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正式验收,在全国169家高新区中排第62位。现有注册企业8176家、高新技术企业123家、上市及挂牌企业70家、国际国内产业细分领域单项冠军47个、国家级孵化器6家、国家级众创空间6家、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49家。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37项,其中8项在全国、34项在全省复制推广。

2017-2019年,共上解省市财力23.13亿元,其中上解市级财力16.02亿元,呈逐年稳增态势。GDP、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城区的占比,分别为15.14%、18.27%、28.68%、19.44%、26.74%。

宜昌高新区通过共建共管、整体托管方式推进园区开发建设,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城区工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建议:直面问题共商解决方案

和全国绝大多数高新区一样,宜昌高新区从成立的那天起,注定就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创新创业的试验区,总是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

发展路上,宜昌高新区还面临不少问题。如经济总量不够大,在宜昌市“大盘子”里所占比重还比较低;发展速度不够快,一些指标增速与全国先进高新区相比差距较大;发展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龙头”作用不明显……这些问题引起了市政协委员们的关注。

去年,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与宜昌高新区合作,直面当前存在开发范围碎片化分布、涉及多个辖区管理协调难度大等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就如何“发挥高新区龙头作用,推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多次调研和交流座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向本次大会提交了集体提案。经市政协六届五十九次主席会议协商,确定为建议案。

建议案指出,宜昌高新区发展中主要存在要素保障滞后,园区产业承载能力不强;园区开发建设投入能力不足,投融资能力弱化;管理体制不顺,经济社会管理能力不足;自身发展不够,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能力不足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建议案》建议,进一步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创业生态,建立“雏鹰-瞪羚-独角兽”梯度培养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资源集聚。增强园区产业承载能力,推进生物产业园沿花溪路向北拓展、沿毓秀路向东扩规,对园区建设用地规模指标给予倾斜,统筹分配全市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和年度指标,优先保障园区项目建设所需,整体谋划主城区与生物产业园、白洋园区的公共交通,推动园区与主城区深度融合。增强高新区投融资能力,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高新区“龙头”作用,带动城区经济发展,为宜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回应:聚焦“三区定位”打造“六个高地”

1月15日,记者连线宜昌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他表示,“十四五”时期将结合建议案,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聚焦改革开放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活力区的“三区”发展定位,充分发挥高新区、自贸片区、综保区体制机制叠加优势,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争当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和全市“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动力源,努力为宜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做出“高新”贡献。

据介绍,宜昌高新区2021年工作谋划会议上,明确了奋力打造“六个高地”的目标。即:打造产业发展高地,到2025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成为“双核驱动”城区这一核的主引擎;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创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打造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打造对外开放高地,不断完善宜昌综保区口岸功能,力争到2025年宜昌综保区年销售额达到500亿元、进出口额达到50亿美元,成为鄂西渝东区域内陆开放试验场、外向经济新平台,“十四五”期间全区外贸依存度提升至25%以上;打造产城融合高地,努力将生物园区打造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物医药和仿制药集聚区,将白洋园区打造成新兴工业的重要聚集地;打造营商环境高地,纵深推进以“六多合一”为核心的“放管服”改革,确保全区营商环境建设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打造市域治理高地,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