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时政 > 正文
宜昌博物馆:让历史照亮未来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宜昌博物馆外景。 记者景卫东 摄

研学游走进宜昌博物馆 记者杜勇 摄

市民参观宜昌博物馆 记者景卫东 摄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朱延筠通讯员宋秀生

博物馆,一部展示城市演变的叙事画卷,一条承载社会变迁的记忆长河。

2020年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核定74家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宜昌博物馆位列其中。

宜昌博物馆1993年建成并对公众开放,新馆建设项目于2013年正式立项,总投资7.27亿元,2019年9月6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宜昌博物馆牛在何处?

走进宜昌博物馆,自会见分晓。

一座城市的掌纹与气质

全景展示历史变迁,城市的过去与未来都可以从博物馆窥见一二。

柏临河北侧,一座描虎刻凤的“大鼎”巍然耸立,象征四方星辰的饕餮纹饰外墙,将宜昌厚重漫长的历史徐徐展开。

走进大厅,璀璨阳光从以“太阳”为设计元素的穹隆顶洒落,正中的主题浮雕《峡尽天开》,用中国古代书画青绿山水技法再现宜昌西陵峡口的绿水青山,预示着宜昌这座水电之城“山平水阔大城浮”的美好愿景。

在物竞天择展厅,南非、北美大陆的200余件珍稀动物标本让人身处非洲荒原,聆听野性的呼唤;在开辟鸿蒙展厅穿越时空隧道,揭开生命的起源;远古西陵展厅将宜昌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人猿相揖别的嬗变娓娓道来;巴楚夷陵厅将宜昌巴文化、楚文化、两汉文化、三国文化的繁盛、恢弘展示出来;近代宜昌展厅道不尽宜昌梦断川汉铁路、大撤退的波澜壮阔、石牌保卫战的英勇……走进宜昌博物馆,其实就是在宜昌的历史长河里畅游。

宜昌博物馆现有基本陈列9个:《远古西陵—历史文化陈列》、《巴楚夷陵—历史文化陈列》、《千载峡州—历史文化陈列》、《近代宜昌—历史文化陈列》、《风情三峡——民俗文物展》、《古城记忆——宜昌古城风貌展》、《开辟鸿蒙——动植物化石及岩石矿物标本展》、《物竞天择——贝林先生捐赠动物标本展》、《数字展厅》。共展出各类展品(含民俗、化石、动物标本)4064件(套)。拥有各类藏品58711件(套),其中文物类藏品35494件(套)。现有一级文物84件(套)(实际数量142件)、二级文物112件(套)(实际数量154件)、三级文物1427件(套)(实际数量2259件)。藏品规模与质量在湖北省内地市级博物馆中位居前列,也是湖北省地市级博物馆中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最具现代化的博物馆。

开馆当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就发来贺信,称赞新建成的宜昌博物馆展品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先进的声、光、电控制技术等辅助手段具有国际水准。

时间容器和城市客厅

是历史的容器与载体,更是城市文化的共生与延续。

宜昌博物馆是巴文化和楚文化融合发展的展览展示中心,亦是宜昌地域馆藏文物的收藏保护中心,更是宜昌地域文化的研究中心、宜昌区域博物馆群的培训和指导中心、鄂西片区社教和研学的中心基地。

馆内“峡尽天开”主题展览以重大历史事件、著名历史人物、城市发展变迁为主线,汇集近40年来宜昌及周边重要考古发现及学术研究成果,完整地呈现了宜昌自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恢宏历史画卷。作为宜昌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先后获得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奖及2020年度第四届湖北省“六大精品陈列展览”精品奖。

除了吸睛的展品,馆内更有全新的科技,全方位的活动。

立体模型结合多媒体展现宇宙的壮阔浩瀚,先进的VR眼镜加深赛龙舟的沉浸体验,实时语音技术让讲解“私人订制”。艾草飘香、皮影婆娑、庙会灯火……让淹没在历史中的三峡之美悄然复苏。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宜昌博物馆努力提高陈列展览质量,举办和引进各类展览;2020年10月,宜昌博物馆联合恩施州博物馆等共同举办《花铺盖—中国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展》;12月,《寻“鄂”——噩国青铜器专题展》在宜昌博物馆临展。随州安居羊子山西周早期墓地、河南南阳夏响铺春秋时期墓地等56件青铜器,在宜再现噩国尘封的辉煌。

2019年11月,《宜昌博物馆馆藏文物图录》(铜器、书画、陶瓷、杂项、民俗五卷)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馆藏国宝尽收书中。

作为文化中枢的宜昌博物馆,与时代同频,与城市互动,行稳致远。

探索“博物馆+”新路径

了解一座城市,先去博物馆看看。

2017年,央视栏目《国家宝藏》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选择博物馆游。

2019年9月6日,开馆当日,市三中180名学生在老师和峡州国旅的带领下成为首批游客。在开辟鸿蒙展厅,眼前是史前生命大爆发的场景、脚下是各种虫化石模型,现代科技与自然演变的结合让学生们流连忘返。

峡州国旅研学中心导师部总监易家鑫介绍:“我们以‘乡村孩子看城市’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研学游线路,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宜昌文化。”

2019年,宜昌博物馆先后组织开展“爱我家乡”、“三峡的孩子话三峡”、“向国旗敬礼”等特色主题活动、社会教育活动、研学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76场。2020年,“点赞国宝”、“手绘美好童心抗疫”青少年绘画作品线上展、“知行学堂”等线上活动相继推出,线下进社区开展“了解文物感受历史,传承经典增强自信”文化惠民活动以及面向留守儿童开展“爱满荆楚智助成长”活动等。

在“+旅游”“+休闲”“+教育”大融合的背景下,宜昌博物馆价值凸显。

在宜昌博物馆对面,就是宜昌城市规划展览馆。在“两馆”度过周末日渐成为宜昌市民的标配。

择一个晴日,携家人朋友,先到宜昌博物馆穿行历史长河,重温峥嵘岁月,感受城市沧桑巨变,再到城市规划展览馆,看城市新标志、生活新天地拔地而起,展望璀璨未来,最后沿着柏临河回到当下,见山见水见乡愁,谁能不由衷感叹: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呢?

博物馆集群照亮“文化未来”

城市的发展促进博物馆热度的提升,反之,博物馆的繁荣也可以提升城市的活力。

在长阳,青铜云雷纹猪形磬、编钟、錞于等近百件青铜文物和巴文化遗物,形成长阳特色。2019年5月,长阳县博物馆“行走的博物馆课堂”走进长阳花坪小学,将文物模型带进课堂,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在点军,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是中国首家平民家庭博物馆,军装、粮票布票、缝纫机、电影放映机……是四世赓续,也是百年中国家庭的缩影;在五峰,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栾礼周耗资40万元打造“栾师傅手工茶博物馆”,讲述手工茶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在宜都正国民俗博物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带扣,到清代土家族家具雕花床,万余件民俗文物已成为宜都对外展示的独特窗口。

“十三五”期间,宜昌利用已有的博物馆、民俗展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各类资源整合。

夷陵区刘德芳下堡坪故事陈列馆、秭归县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馆、秭归县凤凰山芈绣馆、长阳巴土文化陈列馆、五峰月亮湾刘德培民俗资料馆等先后建成开放;长阳巴人展览馆、刘德芳传习所、官庄版画基地等场馆常年免费开放传习;宜都市非遗展馆、枝江市非遗展馆、夷陵区非遗陈列馆等十余个非遗展馆(厅)在建,川汉铁路遗存的张家口火车站已完成修缮,将开辟为川汉铁路专题博物馆。

展馆书写文脉,文化亦有展馆的滋润,博物馆已与宜昌城市发展血脉相连,连接过去、更通向未来。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