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在水下 遇见更好的长江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9月23日,宜昌长江段胭脂坝,阳光正好,波光粼粼。宜昌小伙宋润博来到这里,换上潜水衣,开始了他的第一次长江水下拍摄。

宋润博潜入水中,将水下摄像机放在约2米深的水中固定后,再浮上岸。为防摄像机丢失难找,宋润博在摄像机上拴了一根钓鱼线,线上系了一根浮标作为记号,以便水下取机时,按线索“机”。

3个小时后,宋润博再次潜入水中,取出了摄像机。那么,在这3个小时里,有哪些不速之客闯入了宋润博的镜头呢?

长江鱤鱼霸气入镜

回到家里,宋润博播放拍下的视频,3个小时的视频,给了他近10秒的惊喜。

是的,一条硕大的鱤鱼冲镜头游过来,坚硬有力的嘴、箭一样的身体、用力摆动的黄色尾巴。


当晚,宋润博将剪辑后的视频发到了自己的抖音号上(水怪小宋)。仅有三千多粉丝的号,该条视频点赞量目前已达到1.3万,评论3011条。

鱤鱼凶猛,捕鱼能力强,被称为水中霸主,大小鱼都会成为它的盘中餐,一条草鱼可以被它一口咬断。

这条视频引发了人们对长江生态平衡的讨论。

网友黑桃三说:我们芜湖鱤鱼泛滥成灾,我亲眼看到一条鱤鱼吃了一条二斤来重的鲢鱼,本土家鱼危险了,生态不均衡,专家们怎么办?

网友大漠飞鹰则认为:鱤鱼是中国本土鱼,和翘嘴一样平衡生态,就跟陆地上的狮子老虎一样。

视频吸引了科研人员,网友鑫陈大海说:这个视频对于我们研究长江流域水生物种非常有参考价值,我准备明天就去这段水域取样。

长江鱤鱼视频也宣传了宜昌,网友痞叔留言:从成都坐高铁去杭州,经过很多城市,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宜昌,很想去那里生活一段时间。

在视频的末尾,宋润博打上了“保护长江,人人有责”的字眼,引起不少网友共鸣。网友郭大评论说:不错!长江十年禁渔初见成效,保护水生资源。


水下宜昌 精彩纷呈

宋润博今年27岁,是东北人。2019年大学毕业后来宜昌,现为湖北中电公司员工。因为喜欢宜昌的山水,他已在宜昌结婚成家。宋润博爱好潜水、板桨、溪降等运动,从小对水生动物兴趣浓厚,宜昌有很多他在东北没见过的鱼类,这令他对宜昌的“水下世界”备感新奇。

他喜欢在长江潜水。

今年3月,宋润博潜入长江,在水下10米深处看到过成群的鲤鱼。体型大、黑压压一片,十分壮观。小宋一伸手,它们全跑开了。在嫘祖庙附近长江水域,潜入长江,能看到被称为“长江之肺”的河蚌,密度很大;春天还能见到大片成群的小白鲢,游来游去,悠然自得。

正是长江水下之旅,令他萌生了拍摄水下宜昌的念头。

宋润博是今年3月开始水下拍摄的。此前主要是在长江支流下牢溪等地的溪流中拍摄。

宋润博的视频,向我们展示了宜昌溪流中不为人知的水下世界。水生动物们的日常是如此精彩:两只热恋中的螃蟹在水下紧紧拥抱在一起,用棍子拨、用手拽,怎么也分不开;国家二级保护鱼类“水中贵族”白甲鱼留下了它珍贵的倩影;长鳍鱲是江水中最靓的仔;中华刺鳅在水底摆动着它柔软的身段;溪石斑穿着黑色条纹衫表演水中时装秀……

从东北到宜昌爱上长江


宋润博的家在东北黑河。他从小向往长江,但在遥远的东北,宋润博只在电视上见过长江。

一条江,一个人,在命运的轨道上慢慢交集。

2013年宜昌着力转型升级、绿色发展,首次提出让居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这时,宋润博正在东北冲刺高考。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宜昌,考察长江。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一年,宜昌壮士断腕,沿江1公里内,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治绿”。这时,宋润博在湖北民院读大四。

2019年,宋润博的人生终于与长江交汇。大学毕业后宋润博来到宜昌工作。当他放下行李,欣喜地站在长江边时,他可能不知道,他遇到的长江,是较之10年前,更好的长江。

而他的爱好,也在长江和长江的溪流里变成了现实。

在宜昌,宋润博见证了宜昌长江大保护的快速有序推进:“治水、治岸、治绿”,打造长江宜昌段232公里生态廊道;取缔非法码头、采砂场;全域生态复绿,修复长江岸线;重拳整治河道非法采砂;实施最严“禁渔令”,守护长江“生物安全”;宜昌天更蓝,2020年,宜昌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提高到308天。

9月23日,当他在胭脂坝拍摄时,在这里游泳的市民王国标告诉宋润博:长江的水变清了,宜昌的溪流也变清了。10年前,化工围江,如果你做水下拍摄,也许拍不到这么多鱼,水下也没有这么高的能见度。你可能都不敢潜水,因为被污染的长江水也许会侵害你的身体健康。

从白山黑水到青山秀水,宋润博由长江的向往者,成为长江大保护记录者、保护者。

现在,宋润博通过水下视频,呼吁保护长江水生动物生活环境;将来,他打算组织有共同意愿的人,捡拾水下垃圾,为长江及宜昌河流清洁作贡献。

如今,关于长江大保护,宋润博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说:在水下拍摄中发现,长江中常规鱼类越来越多了,但像中华鲟等珍稀水生动物仍然少见。虽然每年放流的中华鲟不少,但回流产卵的不多,希望对于珍稀水生动物的繁殖做更深入的人工干预。

【记者手记 】

宋润博的鱼,不想红烧

当我看到渔民捕上来的鱼时,首先联想到的,是一盘美味的红烧鱼。

但是,当我看到宋润博拍摄的各种水下鱼类时,竟然没有“红烧”的念头,而是饶有兴味地观赏。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动机!

水下拍摄的动机,不是为了捕鱼,而是因好奇而探索。在水下世界,鱼儿们是怎么生活的呢?原来,他们也会谈恋爱,也会为生计而游走,也会结伴群居,也会为避险而自我保护……

而探索,又是心怀敬畏与尊重的。人希望有一个安适的家园,鱼何尚又不想有一个不被打扰、不被捕杀的水中家园呢。

长江大保护,其实质不也是对大自然的尊重与敬畏吗。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看了宋润博的视频,我想说:我非鱼,但我懂得鱼的悠游之乐!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喻植桃)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