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时政 > 正文
徐州:打造营商环境样板城市

+1

-1

收藏

+1

-1

点赞172

评论170

跳出地市思维,对标全国最高标准


徐州城市全景

高祖故里,汉兴之地。

宜昌东去二千里,淮海中心,英雄之城。

6月,徐州人刚刚用地铁三号线的开通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9月,又将迎来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盛典。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2020年,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徐州实现GDP7319亿元,列全国城市第27位。2025年,徐州的目标是超过一万亿。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须臾不可缺少。”徐州紧盯短板,在全国率先建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组建市县两级企业服务中心,创新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让更多的投资和创业者在徐州享受到堪称“样板”的营商环境。

和徐州经济总量相比,宜昌有不小差距,但宜昌也有自己的优势。从营商环境解读高质量发展密码,从思想破冰看城市未来发展,宜昌该如何补齐短板,推进高质量发展?7月12日至14日,三峡晚报全媒体报道组来到徐州,进行了深入探访。

打通最后一公里,构建立体大交通,用“绣花”功夫治理城市交通,打造营商

环境的“基本功”

7月12日上午7点30分至8点30分,星期一早高峰。

位于昆仑大道的徐州市政府附近的红绿灯路口,排队等候的车辆不过三五辆,附近的二号线地铁口倒是人流不断。停靠地铁口一侧的蓝色电动自行车,成为一道风景线。

出租车师傅一路指着火车站、商场、地铁口井然有序停靠的共享电动自行车说,这些电动车都是从2020年陆续进驻徐州的。刚开始时,出租车司机都有一定抵触情绪,不过后来慢慢适应了。

2018年起,徐州市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并将城市立体交通环境改善,作为营商环境改革的破局之举。首先是加快2014年、2016年期间相继破土动工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建设步伐。2019年开始,一年一条地铁相继投入运行,就在今年6月28日,地铁3号线也正式投入运行。

谈起徐州地铁线的开通,徐州市民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市民赵喜如在一企业上班。不堵车的情况下,开车大概15分钟。而3号线地铁口就在家附近,乘坐地铁需要25分钟车程。“乘坐地铁不需考虑堵车,同时一个月出行成本也缩减到不足100元,因此,我更乐意乘坐地铁出行。”赵喜如说。

徐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苏北介绍,目前,徐州不仅有开通营运3条地铁线,第4条6号地铁线也已于2020年11月28日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开通营运。未来徐州地铁线网规划将达到11条线路,总规模323千米。177座车站。他相信,随着一条条地铁线的开通,徐州的营商环境及城市美誉度将更加美好。

登一网“淘”所有,搭平台为企业提供集成服务,有求必应,监督问责,构建涉企

服务完整闭环

近日,徐州恒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在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政策服务”模块中发现,公司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要求,在泉山区企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公司成功申报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聚焦企业的难和烦,徐州创新构建解决问题的制度体系。徐州市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文介绍,作为“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企业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徐州在省内率先设立市县两级企业服务中心。针对企业“政策获得感不强,有困难不知道找谁”问题,徐州市政府于2019年10月上线了“淘宝式”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平台为全市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一门式专业服务、一体化诉求服务、一网式政务服务、一揽式活动发布”等综合性服务。同时,还受理交办督办、市县涉企部门专班承办回复、市营商办重大事项会办、市纪委监委监督问责的涉企服务完整闭环。

“截至目前,平台受理解决企业诉求达300件,企业注册量突破15万。”李文介绍,在平台上,政府职能由过去的“管理企业”转为“主动服务企业”。使用PC端、手机App或者微信公众号登录,55家市级涉企职能部门、386家县区级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涉企联络员可在平台上随时为企业提供服务。

江苏格利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LED照明灯具与电子零部件产品的专业制造商。公司办公室主任杨希说,企业不缺资金,缺的就是专业性高顶尖的人才。为此,徐州市政府有关部门急企业所急,千方百计帮企业引进人才。目前公司有各类型人才达到400余人,其中还有来自北京、上海的行业顶尖人才30余名,外籍专家2名,“帮了大忙”。

跳出地市思维,对标全国全球最高标准,徐州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样板城市

跳出地市思维,对标全国全球最高标准,徐州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样板城市。

2018年起,徐州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条措施,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2020年,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徐州位居全国前列。

去年一年,徐州市新增市场主体22.55万户,总量达115.8万户。一批超50亿元投资项目顺利落户。徐州市2020年完成GDP7319.77亿元,增长3.4%,列全国第27位。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1.8亿元。

2021年是徐州市提升营商环境第一个3年计划的“深化年”。过去三年,徐州市营商环境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但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今年上半年,徐州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样板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今后三年营商环境改革时间表和施工图。

“优化营商环境事关高质量发展全局,但要真正走在前列、成为样板,必须跳出‘地级市思维’,对标全国乃至全球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和最优实践,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推陈出新,持续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徐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苏北表示,未来三年,政府将把各界企业对营商环境的美好愿景和热切期盼作为“头号工程”来“对标创建”,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抓铁有痕的劲头,大力整治企业生产经营和生存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倒逼营商环境各项指标优化提升。

“目前,本地企业对徐州营商环境普遍看好,外地企业来徐投资充满信心,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正在朝市场化、法制化、便利化全国一流水平迈进。”

记手者记●

人人都是

营商环境

思想大解放、制度大创新,以更大力度、更强措施、更高目标全方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7月12日至14日,记者在徐州采访时最深感受。

2010年之前,徐州市区面积1159.9平方千米,市区人口184.3万。为给地铁申报创造条件、扫清障碍,徐州市敢于大胆改革,超前谋划。2010年9月28日起,徐州撤销九里区和铜山县,设立徐州铜山区。至此,市区面积增至3037.3平方千米,人口增加至306.4万。顺利实现地铁申报的“三个三”目标(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一举拿下地铁建设“通行证”。2014年,徐州市地铁1号线顺利开工。

为破解围绕企业发展面临的“旋转门、弹簧门、玻璃门”等困境,及“小事不想找、大事不敢找”等的担忧,徐州在全省还创新建立了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并组建巡查组,细化“巡”的重点、提升“察”的实效,勇于正视问题,敢于刀刃向内,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倒逼政治生态净化和干部作风转变,以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营商环境是经济软实力、综合竞争力、区域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是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长远之策。近年来,徐州市各级各部门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力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突破成效,诸多指标走在全国前列。

评论
已有17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