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以三峡+为核心向世界推广宜昌——专访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沈山

+1

-1

收藏

+1

-1

点赞9

评论0


人物介绍

沈山,江苏师范大学教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淮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研究员。

湖北宜昌、江苏徐州,虽两地相隔千里,但有很多相似特征。两市均为地级市,区域行政结构基本相似。文化底蕴方面,宜昌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华民族之母嫘祖、绝代佳人王昭君的故里;而徐州也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

宜昌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肩负宜荆荆恩城市群引领重任,是湖北发展南部之翼重要引擎。而徐州则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以徐州为中心的徐州都市圈(城市群)是江苏重点打造的三大都市圈之一。

城市群发展市场要素如何配置?区域中心城市如何带动发展?徐州都市圈的发展对宜荆荆恩城市群有哪些借鉴意义?就此,记者采访了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淮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沈山教授。

三峡晚报:您是长期研究淮海经济区发展的专家。在您看来,要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应该具备哪些核心要素?

沈山:淮海经济区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跨省域经济合作组织之一,经历了20个会员城市横向联合发展、8个会员城市一体化建设以及10个会员城市协同发展三个时期。当前,淮海经济区正处于全面深化协同发展的关键期,整体进入加快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区域协同发展成效显著、空间广阔。

区域中心城市是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建设对城市职能的一种战略定位,通常是具有重要区域意义的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我认为,要想建成区域中心城市,人口产业、文化科教、区位交通、金融服务等均必须有较强的实力,要对区域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

就徐州而言,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首先徐州具有战略区位优势,是国家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徐州还是汉文化发源地,文化厚重,高校云集,科教实力突出。产业基础较雄厚,徐州掌握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先进核心技术,是“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医药化工、新能源产业优势也十分突出。

三峡晚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担负着特殊的引领作用,徐州在淮海经济区如何引领发展?对标徐州,宜昌在宜荆荆恩城市群中如何走在前列,当好引擎?

沈山: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就产业而言,以徐工为代表的相关产业链,辐射徐州及区内其他城市,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同时,突出的高校、医疗资源优势,对豫东、皖西北、鲁南地区也有着较强的带动作用,方便了这些地区就近上大学、就近看病。

宜昌需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承载力,提升城市发展供给侧能级;进一步增强城市的产业竞争力、科教创新力、民生改善力等,以提升城市发展需求侧能级;进一步增强城市的产业体系、生态文明、人居环境、治理能力等四个领域现代化功能,提升城市群发展引领力。

在提升城市能级方面,宜昌还要着力提高经济密度,深入发展“飞地经济”,建设全国交通枢纽,创建消费中心城市,拓宽国际交往平台,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确立Ⅰ型大城市目标,加快宜昌都市圈建设,培育长江中上游新兴城市群。

在行政组织方面,可由省政府牵头,组建宜荆荆恩管理机构,并制定相关章程,确保政令在城市群内畅通。

三峡晚报:不少地方在营商环境建设中都提出了“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要求,但真正把“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变成一项工作机制,徐州在全国可能还是首创。徐州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沈山:营商环境好不好,最终要看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由企业说了算。徐州创新建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企业工作机制,聚焦解决市场主体关切,通过具体化、便操作、可落实的工作措施,将“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以工作机制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一些创新性的做法。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政府和市民形成了合力。

就这几年的发展来看,营商环境对徐州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城市交通出行建设方面,不仅形成了“大交通”新格局,同时,在交通环境治理上,也体现了“绣花”的毅力和耐心。

三峡晚报:如果宜昌对标徐州,有哪些特色优势,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还有哪些潜力可挖掘?

沈山:宜昌是一座移民城市,具有开放包容的性格,这在招商引资、营商环境营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宜昌地处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因此,宜昌在物流汇集、产业集聚方面还有很大挖掘潜力。

另外,根据湖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宜昌常住人口为401.76万人,户籍人口390.94万人,属于人口净流入城市,充满着发展活力。未来,人才的储备,将是决定城市、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下一步,宜昌还可在医疗、健康、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和人才储备,必将进一步提高宜昌宜居、宜业软实力。

三峡晚报:宜昌目前正在加快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的步伐,在未来旅游发展中,有哪些建议?

沈山:我曾指导的一名研究生就在宜昌规划部门工作,几年前也到过宜昌,对宜昌有一些了解,我认为“三峡”应当是宜昌最响亮的旅游品牌,但在宣传上似乎力度还不够大。事实上,旅游是一个代代相传的过程,今年父辈去了,明年可能子女要去,到孙辈可能他们还要去。因此,三峡旅游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推广过程,而近年来宜昌的旅游推广感觉到有倦怠、脱节之感。我经常到全国各地参加研讨会,曾经也在四川一地级市挂职,但有关宜昌旅游的推广却并不多见。我认为,宜昌旅游的推广,需要持续不断的涌现一些“爆款”。其中,宣传方面,需要以三峡为核心品牌,采取“三峡+”模式进行宣传,即重点宣传一个三峡品牌,然后连带多个品牌的宣传。

另外,宜昌还是长江三峡起始地,三峡大坝、葛洲坝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打造方面,宜昌可尝试把景区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引入到中心城区来,如此,不仅让游客来宜昌有看的有玩的,还能将游客留得下住得好。这样,宜昌将不再是一个游客过境站。

对话启示

营商环境

像阳光与水一样重要

7月18日,尽管高温逼人,但位于三峡机场的二期改扩建现场仍是一派火热。今年年底之前,国际航站楼将投入运行。

三峡机场航站楼于2020年5月启动建设,仅一年多的时间,5万多平方米的航站楼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创下宜昌市历史上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建设的新速度。

“民营企业最看重时效,要求决策快,这就考验政府的服务能力。”三峡机场二期改扩建项目负责人王宁介绍,项目的按时突进,主要得益于当地高效的办事效率。回忆机场建设初期,因地下管网错综复杂,在不影响现有机场运营的情况下,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下,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仅一天时间就将地下管网全部迁移,确保机场建设有序推进。

在重大项目上,宜昌一直按照“一个重大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个部门负责,一套专班服务,一个项目秘书”的服务工作机制,切实压实服务项目和推进项目的责任,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以推动全市经济、产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

6月3日,湖北省发布了《湖北省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在湖北省多个地级市城市排名中,宜昌多项指标排名进前十,其中部分指标还在全省排名第一。

“区域竞争已从拼政策、拼资源转到了拼服务、拼环境,发展软环境成为区域竞争力的核心硬件。”宜昌市营商办负责人介绍,从2018年开始,宜昌就在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宜昌市的营商环境和软环境排名跃升,对于宜昌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2020年,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徐州市实现GDP7319亿元,列全国城市第27位。2021年上半年,徐州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样板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并印发了《徐州市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样板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今后三年该市营商环境改革时间表和施工图。7月12日至14日,记者前往徐州进行了深入采访发现,虽然宜昌营商环境某些指标走在全省前列,但是徐州一些好的经验也值得宜昌学习借鉴。如徐州推广的“淘宝式”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及受理交办督办、市县涉企部门专班承办回复、市营商办重大事项会办、市纪委监委监督问责的涉企服务完整闭环的服务体系等。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样,须臾不可缺少,是优是劣,直接影响着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对于地方发展而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软实力。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方正谭廷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