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民生 > 正文
长阳水竹园村:数字赋能产业兴 共同缔造和美村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本网讯(通讯员董浩)山间水长流、溪边竹丛生,水竹园村得名于此。该村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村域面积14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753户2048人,村内青山绿水相依相绕,群山叠翠美不胜收。

近年来,水竹园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根本、以共同缔造为抓手、以数字建设为突破,全力打造和美乡村,昔日“后进”变“后劲”,先后获得“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湖北省生态文明村”“宜昌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称号。

以动能增动力,凝聚党群干事“一条心”。

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海坚持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持续强队伍、谋发展、创特色,定下了“集体经济过百万”的五年奋斗目标。过去,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运转基本靠“补”,基础设施基本靠“要”,公益事业基本靠“捐”。如今,全村以共同缔造理念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总投资2100余万元,闲置资源逐渐盘活、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村庄环境显著提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氛围日益浓厚。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中,创新推出“换工分”形式,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修路、除草等各类劳动,既实现了公共事业共建共管的理念,也有效解决了劳动力不平衡的问题。坚持百姓舞台百姓上,制定村规民约、党员公约及村歌,定期举办“最美水竹园人”“最美志愿者”评比,并先后举办“文化艺术节”、村“BA”等活动,走出了一条特色凸显的乡村善治之路。坚持诚信积分诚信兑,充分发挥“长阳共同缔造积分管理平台”作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创新采取“百姓点单式”兑换,将美德信用体系建设同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充分结合,以共同缔造“小积分”实现乡村基层“大治理”。

以特色见特效,打造产业振兴“一盘棋”。

水竹园村拥有“竹园贡米”地理标志,是长阳优质的冷水米生产基地。为进一步激活品牌效益,水竹园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全面开展贡米基地环境整治、水渠加固修缮等建设,为贡米产量增长、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全村创新推行“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通过基地务工、配股分红、订单帮销等方式带动60余农户增收,150亩贡米示范基地进入央视“直播中国”线上展播,贡米单价从3元/斤提升至12.8元/斤。为推动产业多元发展,村“两委”班子分别领办大米、茶叶、苕粉、栀果、药材等“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引回7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新签订蟾蜍养殖、设施化养鱼等项目5个,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截至目前,全村共发展水稻贡米150亩、茶叶1000亩、栀果2000亩、博落回70亩,全力促进综合性村级产业布局。同时,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将老茶厂改造为农产品展销中心,成功打造农产品展示展销共享平台,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以先行争先进,构建数字乡村“一张图”。

为破解村域面积大、工作人员少、信息统计难等问题,村党支部多次外出学习,结合本村实际,以“1+2+N”思路(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开发第一核心,用管理城市的手段管理乡村及万物皆可联、万物数字化,N个场景智能应用)构建“数字乡村一张图”,以建强“乡村大脑”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历经三个阶段,成功引入社会资本帮扶,在全县率先以零投入构建“数字乡村一张图”,打造智慧水务、平安建设监测和农产品追溯等12个系统模块。一方面通过高精度的地理信息系统,可查看全村范围内的所有物联感知设备、建筑信息、人员信息(重点人员)、车辆信息等,达到一屏观全村、一屏管全村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烟、电、水等物联网前端感知设备,提前感知各类安全隐患,实现安全预警数据可视化呈现,人民群众安全感可得到充分保障。接下来,水竹园村将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3.0版本,打造一个人工智能+物联特色的数字水竹园。

接下来,水竹园村将以绿水青山为底色、以民生幸福为成色、以产业腾飞为亮色,实干笃行、奋楫争先,全力打开和美乡村共治共建新格局,擘画和美乡村新图景!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