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 > 健康 > 正文
健康老人有“国标” 您达标了吗?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人人都会衰老,怎样才称得上是“健康老人”?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明确了“健康老人”的9点要求。

《标准》指出,健康老年人是指60周岁及以上生活可自理或基本自理的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在躯体、心理、社会三方面都趋于相互协调与和谐的状态。同时《标准》通过进一步完善衡量指标,以更适老的方式去理解健康的含义,希望传递更积极的生活理念——老年人带病生活是常态,只要能有效控制,就是一个健康或基本健康的老年人。

11月22日,记者采访了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伍家院区老年病科主任李书国,他对9点要求一一进行了分析和建议。他表示,老年人健康状态评估需要由专业老年医学医师或护理人员完成,有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判断标准,有需求的老人可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评估。

1、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解析:老人自理能力是身体健康的直接体现,也是多项能力的综合表现。老年人不仅要寿命长,更要有生活质量。

2、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明显的功能异常。

解析: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导致增龄性视力、听力下降、智力及咀嚼功能下降,只要重要脏器功能未改变,就属于健康老年人。

3、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范围内。

解析:很多疾病由多种高危因素长期积累后发生,比如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就会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老年人“多病共存”是一种常态,只要身体主要健康指标能控制在相对正常的范围,就属于健康老人。

4、营养状况良好。

解析:造成营养状况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代谢能力下降、消化能力下降、疾病慢性消耗。今年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老年人规律用餐、科学烹饪、营养搭配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市面配方营养制剂最好是在医院营养专家指导下购买。

5、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解析: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认知功能异常的老人越来越多,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因衰老带来的感知觉减退、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减退、反应迟钝等认知功能变化,只要不影响日常独立生活能力,不给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可视为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6、乐观积极,自我满意。

解析:老年人容易受到身边负面事件和疾病困扰,乐观面对疾病和生老病亡,对老年人的整体健康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家人和社会的关爱对维持老年人健康老年观有积极作用。

7、具有一定的健康素养,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解析:老年人应主动学习、掌握维护老年人健康的知识技能,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医院、社区医务室等应开办健康讲座,为老人安排定期体检、健康管理;政府层面则应建立完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8、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

解析: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有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社会都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比如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和培养各种兴趣爱好,能够帮助老年人主动融入社会。

9、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解析: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部分老年人无法适应,比如不会扫健康码,上街购物不能刷手机支付,都会影响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热情。老年人还应积极学习社会流行的电子终端的使用方法,从而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三峡晚报记者高源 通讯员但军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